長新冠症狀?新冠後遺症中醫治療

長新冠簡單來說就是新冠後遺症,意指感染新冠肺炎後衍生的慢性後遺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根據321的原則定義。 3:感染後 3 個月內發生 2:症狀持續超過 2 個月 1: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 1 年

染疫高風險族群,通常也較容易發生長新冠,長新冠的發生與染疫後症狀嚴重程度呈現正相關。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表示,有4類民眾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 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 先天免疫缺陷者 神經系統異常者 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 不過無症狀患者也不能掉以輕心,依然有機率會發生長新冠症狀,此外,染疫後也可能會產生新疾病,或是使原有的慢性病、疾病惡化且變得難以控制。

新冠病毒可以影響人體全身的器官,根據知名期刊《EClinical Medicine》所做的研究統計,患者反應的後遺症症狀,一共有203 種症狀表現,人體 10 個器官系統都會受到影響。有些長新冠症狀是比較常發生的,可以簡單整理為以下四大類別。 一、神經症狀:焦慮、失眠、憂鬱、腦霧等(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 二、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 三、呼吸道症狀:咳嗽、喘、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 四、其他症狀:肌肉易痠痛、夜尿、心律不整、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等。

新冠後遺症中醫治療以潤肺化瘀為治療原則,若為血虛兼陽虛者,可使用養血滋潤,酌加補陽之藥物,如:何首烏、當歸、菟絲子等;若為氣虛下陷兼陽虛者,可使用益氣升提,酌加補陽之藥物,如:黃耆、人參、柴胡等,需要時可再加麻黃、杏仁等,如此可逐漸改善乾咳、呼吸淺快、血氧飽和度不穩定、倦怠等現象。

嗅覺或味覺障礙方面,目前研究可能是因嗅覺或味覺相關細胞受到感染導致發炎和損傷所產生的,可在中醫四診辨證後,透過辛涼、辛溫、益氣、滋陰或補陽的中藥,協助逐漸恢復原有的嗅覺或味覺功能。

SMA新生兒篩檢/FXS/子癲前症

罕見遺傳性疾病中俗稱」漸凍人」 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僅次於海洋性貧血的第二大遺傳性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簡稱為SMA) 是屬於一種」自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元出現漸進性退化,造成肌肉逐漸軟弱無力、萎縮,但智力完全正常。患者肌肉萎縮會呈對稱性、下肢較上肢症狀嚴重,且身體近端較遠端易受影響。台灣每一年的新生兒中約有25個罹患此症,雖然SMA的統計發生率僅約一萬分之一,但一般人帶因率卻相當高(約1~3%),SMA的發病年齡從出生到成年皆有可能發生。依據發病之年齡及疾病的嚴重程度可分成三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一型(重度SMA typeⅠ):屬於嚴重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Werdning-Hoffmann Disease)在出生六個月內會出現症狀,病患嚴重無力且呈現四肢類似青蛙狀;嚴重肌肉張力減退;頸部控制不良、吞咽及呼吸困難合併哭聲無力。一般在兩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二型(中度SMA typeⅡ):屬於中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Intermediate),其症狀常出現於出生後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病患之下肢呈對稱性之無力,且以肢體近端較為嚴重,患者可以坐但是無法自行站立或走路,肌腱反射消失或減弱。患者大多可存活至4歲以上,少數則在孩童期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輕度SMA typeⅢ):屬於輕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Kugelberg-Welander Disease),其症狀從一歲半至成年皆可能發生,病患以輕度、對稱之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表現,下肢較上肢易受侵犯,在跑步、跳躍及上下樓梯時會有肌肉無力肌腱反射減弱,故常需輪椅或拐杖輔助。此類患者存活較為長期。

正常人具有二個以上之SMN1基因,帶因者只具有一個SMN1,而SMA患者則完全沒有正常的SMN1。若夫妻雙方在抽血之後經基因診斷確定皆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帶因者時,則胎兒(無論男女)會有1/4機率為該病症之患者,1/2的機會為SMA帶因者;另1/4的機會為正常,。因此懷孕時建議進行產前診斷。於母親懷孕後采檢胎兒細胞或羊水(約16周-20周的時候),來分析胎兒SMN1基因是否發生缺失。一般建議在雙親皆基因帶原的狀況下,在寶寶羊膜穿刺檢查之時即可一併額外安排SMA新生兒篩檢。由於SMA疾病目前尚無實際的治療方式可以治癒或是有效減輕患者病況,帶給家庭及社會相當沉重的負擔,所以再三呼籲,希望透過正確的篩檢流程來降低遺傳性疾病的發生率。

子癲前症是指懷孕早期的血壓一直都是正常的,但是在懷孕20周後,開始出現血壓升高。懷孕的婦女得了高血壓後,會進一步損壞了其他器官,例如腎臟、肝臟、腦部、肺臟等。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子癲前症可能會導致媽媽與寶寶嚴重的甚至致命的併發症。

FXS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發育疾病,是導致遺傳性智力障礙和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主要原因。該病的男性發病率為1/3600-4000,女性發病率為1/4000-6000,是男性遺傳性智力障礙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女性智力障礙的重要原因。該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FMR1基因突變引起的,會造成內源性大麻素通路失調,包括內源性大麻素(2-AG和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的減少。該病會對突觸功能和神經連接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智力障礙和行為症狀,比如社會迴避和易怒。美國有大約71000名FXS患者。

桑葚飯後吃「穩血壓、防癌」效果超好

桑葚本身有補血、控制血壓等功效,高血壓或預防癌症者都可食用,尤其飯後吃還可提高鐵質及植化素吸收,但因其含有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較不適合補充。

農委會資料顯示桑葚有許多營養成分,包括:糖、蛋白質、脂肪、鞣酸、蘋果酸、維生素A、B1、B2、C、鐵、鈉、鈣、鎂、磷、鉀、胡蘿蔔素、花青素等。其中,大量的鐵和維生素C是「補血聖品」,有助於生理期或產後血虛之女性,而豐富的花青素對抵抗發炎、氧化等也有所助益,不過因花青素煮後會被破壞,因此若想吸收營養,建議還是直接吃較好。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表示,桑葚含β胡蘿蔔素、花青素、鐵質等成分,飯後吃吸收效果會更好,且它還同時具有能抗發炎的維生素E,可預防癌症。整體來說,桑葚有助於控制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很適合補充,不過屬於「高纖食物」的桑葚含水溶性纖維和膳食纖維,食用後會促進腸胃蠕動,因此盡量避免一次吃太多,以免造成腹瀉。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桑葚是很好的水果,但陳韻婷提醒由於其富含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等,熱量相對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較不適合食用,若真的要吃就該計算為一份水果量,且一天不超過2個拳頭大小份量,尤其應攝取新鮮桑葚,不能吃「加工品」以免影響血糖控制。

至於買回來的桑葚該如何保存呢?事實上,只要保持乾燥、不碰水即可放置3~5天,同時利用報紙包起來減少外在空氣接觸,還可降低氧化速度,但若已清洗過,可先用紙巾吸乾水份並放進冰箱冷藏保存,但建議1~2天內就要吃完。

清洗桑葚時,應以大量流水或蔬果清潔劑洗淨,接著再利用過濾水或飲用水沖洗一遍,至於吃不完的桑葚可做成果醬、果乾、濃縮汁等,但這些加工品都有加糖,因此對於減肥、糖尿病、已知患有慢性病、發炎因子等對象都建議盡量避免或少吃。

非侵入性唐氏症篩檢/婚前基因檢測推薦

非侵入性唐氏症篩檢與染色體相關的疾病當中,唐氏症是最為人熟知的一種遺傳性疾病。「唐氏症」之所以眾所皆知,除了是醫學上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之外,也是最早被發現的遺傳性疾病。英國一名小兒科醫生約翰‧朗頓‧唐,於公元1866年在學會發表了這個病症,當時他僅描述出唐氏症患者的固定特徵及症狀,直到1959年被一名法國遺傳學家發現是細胞中的第21對染色體多出一條,才確定病因,並以他的姓氏來為此病症命名。由於唐氏症患者的臉部比正常人寬,眼睛小又往上挑,看起來與蒙古人有點相似,因此最早曾被稱為「蒙古症」,但這種稱法被認為有歧視意味,因此現在已避免使用。

發生唐氏症的概率大約是1/1000~1/800,若准媽媽的年齡低於20歲,就會降到1/1000以下;不過,一旦准媽媽年齡超過34歲,概率將上升至1/270,且年齡越高、風險更大;若超過38歲才懷孕,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概率就會高達1/100,因此可推論出唐氏症罹患概率與卵子質量有絕對關係。

隨著DNA分析和細胞培養技術的進步,能夠配合羊膜穿刺取得羊水細胞來檢查胎兒的染色體,醫界開始有能力在產前偵測出唐氏症。不過,羊膜穿刺必須將長針頭刺進准媽媽的腹部,再將羊水抽出,直接觀察染色體,屬於一種侵入性治療,可能會有0.1%~0.2%的流產風險,所以當時不少人都有疑問:「所有人都應該進行羊膜穿刺嗎?」

進行羊膜穿刺確實可以提升唐氏症的檢出率,但代價就是必須承受侵入性治療所帶來的風險,雖然隨著技術進步,風險已可降至千分之一以下,不過這並不代表絕對不會發生風險。但是,若為了避免風險而不願進行羊膜穿刺,又會降低檢出率,為獲取平衡,便漸漸衍生出「建議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應進行羊膜穿刺」的潛規則。羊膜穿刺的風險是固定的,但高齡產婦發生唐氏症的概率會從1/1000~1/800提升至1/270,此時若不進行羊膜穿刺手術,對胎兒來說反而比較危險,所以建議34歲以上的准媽媽進行羊膜穿刺。

婚前基因檢測推薦是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並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發生21、18、13染色體非整倍體的風險率,主要用於染色體篩檢唐氏綜合徵(T21)、愛德華綜合徵(T18)、帕套綜合徵(T13)三大染色體疾病。簡單來說,只需要抽取孕婦的5毫升血,就能檢測到游離在孕婦血液中的胎兒DNA有無異常。

不用承擔介入性產前診斷的風險,就能得到一個接近「100%」的結果,需要肚皮「白挨針」的風險也更低。高齡孕婦增加,而高齡就是懷上唐氏綜合徵寶寶的高危因素。

產前篩查主要用於胎兒非整倍性(13、18和21三種染色體)檢查,如果測序技術僅用於檢查這幾條染色體,其他大約50%的染色體異常將不能通過該方法檢測;它也不能替代早孕期的超聲篩查,因為抽血檢測的只是裏面基因的序列,不能確定孕周,判斷胎盤有無問題、是否雙胎、有無較大結構畸形、有無胎盤的畸形等。

 

防疫茶配方/清冠茶/中醫師配方分享

中醫師配方分享成分包括:麥冬、魚腥草、桔梗、魚針草、甘草、艾葉、紫蘇葉、菊花。飲用方式也相當簡單,只要2包本草飲加入600ml沸水煮滾5分鐘,或燜15~20分鐘即可飲用。2021年也將此茶飲投入臨床使用,結果發現確診病人病毒量與發炎指數均下降。

養氣防疫茶中,可藉由黃耆、甘草、厚朴、防風等藥材補氣強化脾胃、增加免疫力;並透過黃芩,魚腥草、板藍根、栝蔞實、薄荷、荊芥、桑葉等藥材達到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的抗菌、抗病毒防疫效果。

防疫茶配方只要到各中藥行,請店家按照配方配置藥材,再帶回家按照需求適量熬煮,即可飲用。

防疫茶具有「益氣護衛、固表防疫」的功效,倘若民眾擔心染疫風險,可以適時服用防疫茶。

將藥材放到鍋中,加入2000至3000毫升的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熬煮15分鐘,熄火並濾出藥汁後,便可當茶飲用。

患有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者,不宜服用防疫茶。其他民眾若有疑慮,建議先諮詢中醫師,再決定是否飲用。

儘管防疫茶取得相對容易,但也不能過量飲用,最好請中醫師協助評估用量;尤其是身體較虛寒者,喝太多防疫茶可能會有腹瀉情形。

清冠一號主要是提供給「確診者」的積極治療,防疫茶則是給一般民眾作為預防COVID-19所飲用。另外,清冠一號得由中醫師開立處方,防疫茶則可自行購買。

防疫茶別亂喝

Omicron病毒本土疫情大爆發,不只治療確診使用的中藥「清冠一號」大缺貨,連可以提升免疫力與抵抗力的「防疫茶」,也成為民眾搶購目標。但究竟防疫茶、清冠一號該怎麼用?能不能混用?適合哪些族群?很多民眾還是搞不清楚。

一般常見的防疫茶,裡面大多是黃耆、桂枝這類補養身體的藥材,除了有肝炎或自體免疫病患者不宜使用以外,多數人都可以服用,有預防病毒入侵之效。

清冠一號屬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處方藥物,非確診者不可做為預防保健。且為避免民眾擔心染疫,而亂服用清熱解毒中藥損傷腸胃,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以「可供食品使用中藥材」組成「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配方,供居住在社區感染發生地區、生活需接觸不特定群眾而有感染危險的民眾參考使用。不過特別提醒,有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不建議使用。

建議處方: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揑破)、甘草二錢。藥材置鍋中加入2000~3000mL的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益氣護衛、固表防疫。

簡單的防疫茶,成分有北板藍根3錢、金銀花3錢、魚腥草3錢、連翹3錢、黃芩3錢、炙甘草2錢、黨參3錢、荊芥2錢、防風2錢、羅漢果1顆。

有做簡單的調味,讓孩子比較好入口,如果還是有點小苦,她建議可以拿掉連翹這味藥,2000cc的水加藥材煮滾後,蓋鍋蓋留小縫,轉小火煮40分鐘。強調這款茶飲只是防疫用,有症狀還是建議以症治療為主。

快篩地圖查詢?台北/台中/高雄

微軟資深程式設計師陳葵懋花了1天的時間,打造出「找找快篩試劑」LINE聊天機器人(Line ID「@054ehalj」),才推出沒多久,目前已有超過100萬人加入好友。

用戶加入「找找快篩試劑」的好友後,可以直接輸入「我想要找尋快篩試劑」、「哪裡有快篩」等相關字詞,系統便會回應「按左下角+號,分享您的定位點資訊」。分享所在位置給機器人之後,馬上就會跳出附近的健保特約藥局,並顯示庫存。

針對此聊天機器人,陳葵懋表示,系統主要是串接政府公用資料集,不過可能會因大量使用產生延遲或系統當機的問題,透過聊天機器人連結Azure資料庫,即可利用現有資料庫快速回應詢問。值得一提的是,陳葵懋在2020年時,還曾推出「拜口罩」的聊天機器人,讓民眾能迅速找到有發售實名制口罩的藥局。


除了上述的「找找快篩試劑」之外,方便讀者快速查找何處有販售快篩試劑:

單號:星期一、三、五
雙號:星期二、四、六
週日:開放全民皆可購買

一、家用快篩熱度圖(此為超連結)

點開熱度圖後,可直接將游標放置藍色座標上,即可得知該藥局還有多少庫存;灰色座標則代表目前該藥局無庫存。

二、COVID-19實名制快篩試劑地圖(此為超連結)

點開此地圖後,可選填縣市、區域,按下「查詢購買院所資訊」後,即可查看附近藥局的庫存、快篩品牌、販售紀錄等資訊。

三、LINE搜尋全台快篩低價販賣所(此為超連結)

加入「全台快篩低價販售所」的LINE好友(@960iorjj)後,系統會自動傳送快篩販賣數據統計、即時出售紀錄、附近快篩庫存。同時也可更該位置資訊,查詢所在地的快篩庫存。

四、台灣COVID-19快篩試劑購買地圖(此為超連結)

點開此地圖後,座標會以不同顏色區分,綠色代表庫存大於等於50份、黃色代表大於等於15份、紅色代表小於15份、灰色則代表無庫存。點按座標後,也會跳出藥局的詳細資訊。

五、全家便利商店 APP

全家APP推出「防疫地圖」新功能,只要到APP首頁進入「地圖趣」就能找到「防疫新生活」標示,點下去後就可以依據區域、種類等查詢家裡附近門市販售的防疫相關用品品項、數量,無論是想找快篩試劑還是口罩等防疫品均可。

六、7-11防疫補給站地圖

開啟「OPEN POINT」APP後,從首頁點入「防疫補給站」,可快速查詢各門市的防疫商品庫存量,除了提供「快篩試劑」、「口罩」、「防疫用品」之外,更新增「保健品」4大類別,另設計篩選類別功能,提升民眾便利性。

七、Line 熱點:輸入關鍵字

打開LINE APP點選右下角的「錢包」,進入「LINE熱點」,在上方搜尋欄輸入關鍵字,「#公費快篩試劑發放地點」、「#COVID-19自費採檢指定院所」、「#居家快篩試劑販售地點」,就可以依照手機定位,快速查找位於附近的據點,並依照「離您目前距離最近」的據點開始排列。

點選資料後,還可以查看電話、地址,以及營業時間等詳細資訊,也可以點選右上角的愛心「收藏」地點,之後就可以在LINE熱點中「我的」頁面快速找到,不用再搜尋。此外,可直接點選頁面上的「分享地點」LINE給好友,在聊天室中會呈現一張這個地點的完整圖卡。

兒童打疫苗莫德納是否有副作用?

全台約有120萬名孩童符合資格。不過因施打的是半劑莫德納,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恐承受不住副作用,想等待即將簽約的輝瑞疫苗。兒童疫苗開打在即,針對相關安全性疑慮,也整理出10大QA,一解家長們的疑惑。

Q1:兒童疫苗安全嗎?

A1:目前核准使用於兒童與青少年之COVID-19疫苗僅有mRNA疫苗,包括莫德納與輝瑞兩種廠牌。根據臨床試驗顯示,核准用於兒童(5至11歲)和青少年(12至17歲)的疫苗是安全的,唯兒童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48小時內消退。

接種後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注射部位疼痛(80~90%)、頭痛(30~50%)和疲勞(30~60%)。嚴重副作用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則非常罕見,機率小於萬分之一。

Q2:兒童施打莫德納的劑量?需間隔多久?

A2:指揮中心表示,莫德納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施打間隔28天。

不過指揮中心也指出,衡量接種間隔拉長可能有助於疫苗免疫力提升,與降低罕見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風險,建議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兩劑接種間隔以12週為原則。

Q3:施打莫德納,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

A3:食藥署指出,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未偵測到新的重大安全疑慮,未來食藥署將持續監控國內外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警訊。

Q4:哪些人不適合接種?

A4:若正在發燒,或對疫苗成分過敏者,都不建議施打莫德納疫苗。此外,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若有出血性疾病、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急性風濕熱等病症兒童,應與醫師商討後再行決定是否打疫苗。

Q5:接種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A5: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兒童注射後可如常活動,必要時,家長可使用症狀緩解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等,注射部位腫脹則可局部冰敷。

特別提醒,若兒童接種後出現下列徵象,應盡速就醫診治:

1. 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活力變差。

2. 常見疫苗副作用如頭痛、發冷等,幾天後仍未消失。

3. 嚴重過敏反應症狀,如呼吸困難、氣喘、面部或喉嚨腫脹、眩暈、心跳加速、虛脫、全身紅疹等。

4. 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如走幾步路就會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

Q6:輝瑞會比莫德納好嗎?

A6:根據美國資料顯示,與16至25歲的族群相比,5至11歲兒童接種輝瑞的mRNA疫苗不良事件較輕微且較少觀察到。輝瑞疫苗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顫和發燒,注射部位發紅和腫脹在兒童比年輕人更常見。

台大公衛學院醫師許辰陽也曾指出,施打輝瑞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和莫德納相同,絕大部分都以注射部位不適為主,少數有發紅、腫脹、搔癢狀況;全身性不良反應則有發燒、疲勞、腹痛、肌肉痠痛等。但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皆極低,「大部分都不需要特別治療。」

Q7:COVID-19疫苗會導致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嗎?

A7:不會,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會導致PIMS-TS/MIS-C。

確實有些關於COVID-19疫苗接種後幾週內,發生PIMS-TS/MIS-C的病例報告,但這些並不能證明兩者因果關係。並非所有疫苗接種後發生的不良事件都一定是由疫苗引起的。

Q8:孩子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是否可以接種疫苗?

A8:大多數情況下,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兒童,應在接種疫苗前後繼續進行常規治療,不應在接種疫苗前後停止服藥。但在幾種情況下,可能會建議延遲接種疫苗:

若注射部位出血或瘀傷的風險很高,可能會建議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延遲接種疫苗;病況穩定者則可接種疫苗。

此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包括化療)者感染COVID-19後嚴重度較高,因此接種COVID-19疫苗是很重要的。患者於治療週期中可能有某時間點,會對疫苗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暫停一劑免疫抑制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故應與醫生討論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

Q9:孩子有潛在健康問題,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A9:指揮中心表示,除正在發燒、對mRNA疫苗成分過敏者外,仍建議患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因他們的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患重病的風險。

接種前請諮詢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以便了解特定的健康狀況是否會增加嚴重COVID-19的風險。

Q10:兒童會因接種疫苗而感染COVID-19病毒嗎?

A10:兒童不會藉由接種疫苗而感染COVID-19。COVID-19是受到可以在人體內繁殖的活性冠狀病毒感染,目前全球供應的任何COVID-19疫苗都沒有含活性冠狀病毒。

過程中有部分人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是接種疫苗後可預期的反應之一,並非代表是感染COVID-19的症狀。疫苗接種需要2週後才能產生免疫力,大多數COVID-19疫苗需要接種兩劑基礎劑才算完整接種,因此過程中也有可能因暴露而受到感染,並非接種疫苗所致。

居家防疫須知/居家隔離補助須知

自3月7日零時起,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

指揮中心說明,為與國際接軌並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經評估國內疫情狀況及參考國際防疫措施,調整密切接觸者相關措施如下:

一、 居家隔離天數為10天,以最後接觸日為第0天,開始計算居家隔離至滿10天(非以匡列日計算),隔離期滿前檢驗陰性者,解除隔離,並自第11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

二、 隔離措施維持以「1人1室」為原則。但經指揮中心專案核定、地方政府報經指揮中心同意或經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評估家中環境不適合者(如:居家隔離者無法有獨立的房間及廁所、住家環境有受病毒汙染之虞且難以即時確實清消,可能有環境汙染造成疾病傳播之風險等),可公費送集中檢疫所隔離。

三、 檢測措施:

(一) PCR檢測:
1. 接觸者經疫調匡列時。
2. 隔離期間出現相關症狀時。
3. 隔離期滿前(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次日起算第10天)。

(二) 新增公費家用快篩試劑檢測(計2次):
1. 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次日起第5-7天。
2. 自主健康管理第6-7天。
3. 家用快篩試劑由各地方政府配發予居家隔離者。

指揮中心強調,隔離措施為阻絕病毒傳播重要方法,籲請民眾務必配合、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社區安全。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34/relpic/31820/8198482/851d1243-0cc0-4649-89a0-b8cd7f279522.jpg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34/relpic/31820/8198482/7876d180-acd2-4ccb-a621-7488fea35953.jpg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34/relpic/31820/8198482/078de938-061f-47d0-b8fc-9b1167aa257f.jpg

居家檢疫交通篇


問:要如何從機場前往檢疫地點?
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24表示,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
鄰近多國仍處於嚴峻或再創新高狀況,且Delta異株流行範圍持續擴大,
為阻絕疫情境外散,指揮中心宣布自8/27零起(航班抵臺時間),
入境旅客應搭乘「防疫車輛」至檢疫處所,不得自行駕車前往。

前述措施將避免旅客自行駕車前往檢疫地點路程中,接觸其他民眾的機會,
減少病毒傳播風險,籲請民眾務必配合,維護我國社區防疫安全。

居家檢疫居住篇


問:居家隔離或檢疫若有其他同住者該如何處理?
答:共同生活者須與個案一同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佩戴外科口罩與良好衛生習慣),並儘可能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
平常多注意清潔與消毒,一般的環境,如家具、廚房,消毒可以用1:100的稀釋漂白水(500 ppm)。
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1:10的稀釋漂白水(5000 ppm)消毒。消毒應該每天一次,並使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室內空氣則需靠良好的通風以維持空氣清潔。”

居家檢疫飲食篇


問:居家檢疫者如屬獨居或全家人皆被檢疫,且無親友可協助送餐,有需要送餐服務怎麼辦?
答:居家檢疫者如屬獨居或全家人皆被檢疫,且無親友可協助送餐,由區公所協助每日送早、午、晚三餐,每餐餐費上限100元,由區公所以災害準備金支應。

關懷包


問:請問居家檢疫是否有提供生活物資支持 ?

答:針對居家檢疫者,各地方政府會依照民間捐贈狀況或採購量能,提供生活物資給居家檢疫者,惟名稱不一,本市稱為”關懷包”。但依照中央政府的規定,只有口罩是一天一個要提供給居家檢疫者。
問:臺北市的關懷包有哪些物資?
答:固定會提供一天一個口罩,其他物品會依據捐贈及採購情形,提供內容數量不一的物資給居家檢疫者。
問:關懷包的索取條件?領取方式?洽詢窗口?
答:本國籍居家檢疫者,由里幹事送至居家檢疫處所。請洽居家檢疫處址所在之區公所防疫承辦同仁。
問:關懷包和防疫工具包有什麼差別?
答:臺北市防疫工具包是提供給里長、里幹事及防災士等第一線人員執行社區防疫工作使用,並非發給居家檢疫者使用。

問:我是居家檢疫民眾,為什麼我收到區公所提供居家檢疫口罩沒有雙鋼印?
答:有關您詢問居家檢疫者口罩雙鋼印部分,經查現階段雙鋼印口罩僅供實名制通路銷售;至於中央防疫中心配送各地方政府之一般醫用口罩及外科手術口罩,皆為衛生福利部徵用之國內廠商產製,徵用口罩各廠牌款式略有不同,但均符合國家標準CNS 14774醫用口罩之性能要求,並具有衛生福利部核發之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您可安心佩戴使用。

垃圾清運


問:居家檢疫者的垃圾包裝
答:
(一)垃圾排出限檢疫、隔離期間產生易發臭的垃圾,如衛生用品、與食物
接觸過的紙餐盒、廚餘;巨大垃圾、家電、資源回收物(如紙箱、寶
特瓶、保麗龍)等,請於隔離、檢疫期滿後自行交付清潔隊回收。
(二)垃圾排出應以垃圾袋包裝,垃圾袋口應確實封閉、不可散裝,如未封
袋或有散裝情形將無法收運。
(三)金屬、玻璃等尖銳物品禁止排出。

問:居家檢疫者的垃圾排出
答:
(一)勿交由家人、朋友、他人送一般垃圾車收運或任意棄置。
(二)請向衛生單位(關懷人員)或民政單位(里幹事)電訪人員提出垃圾
清運需求,後續將由環保局電聯確認並派員到府收運。
(三)垃圾可放家中暫存,待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滿後再自行排出。

問:居家檢疫者的垃圾收集
答:
(一)如您為返家在家檢疫或隔離者,有垃圾排出需求時,可使用環保局提
供的專用垃圾袋,並先向民政單位(居家檢疫)或衛生單位(居家隔離)
關懷電訪人員提出需求,環保局後續將致電與您約定收運日期、時間、
位置及收運方式。
(二)因應檢疫方案不同,於您返家在家檢疫、隔離期間,環保局派員到府
收運原則如下(週六、週日均不提供收運服務):
1.返家在家檢疫、隔離天數 每滿3日,即得收運 1次,依此類推。
2.如返家在家檢疫、隔離天數為 14天者,最多協助收運 4次。
3.如返家在家檢疫、隔離天數為 10天者,最多協助收運 3次。
4.如返家在家檢疫、隔離天數為 7天者,最多協助收運 2次。

消毒事宜


問:我們社區好像有人居家隔離,應該消毒嗎?

答:並無強制規定有居家隔離個案社區需消毒,民眾可針對可能受汙染地點、物品表面進行消毒。
問:正確消毒的方式?
答:一般的環境,如家具、廚房,消毒可以用1:100的稀釋漂白水。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1:10的稀釋漂白水)消毒。消毒應該每天一次,並使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室內空氣則需靠良好的通風以維持空氣清潔。
申請補助款與繳納罰款

問:請問居家檢疫每天一千元的補助要怎麼領?
答:
1. 居家檢疫者或照顧居家檢疫者(需請有防疫照顧假)得於接受隔離或檢疫結束日之次日起2年內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
2. 申請方式(建議採線上申請):
(1) 連結至線上申請網頁
(2) QR Code: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申辦系統線上申辦

3. 應備文件(可掃描或拍照上傳):身分證正反面、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金融機構存簿封面影本、雇用人出具受雇人請假及無支領薪資之證明(非受僱者、無工作者或未成年者,本人無法從事工作及無獲得報酬、補償之切結書)、居家檢疫或隔離文件(若遺失者請直接在系統內勾選遺失)、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之文件、資料。
4. 洽詢電話:各區公所社會課或洽本府社會局。台北市請撥打1999話務中心/外縣市請撥打(02)2720-8889/國外請撥打886-2-2720-8889,分機6962。

問:若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居住於防疫旅館,或因自己需要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使得親友家人入住安心旅館。可以申請補助嗎?
答:可以,請至臺北市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補助(新冠肺炎)專區申請。
或來電觀光傳播局,台北市請撥打1999話務中心/外縣市請撥打(02)2720-8889/國外請撥打886-2-2720-8889, 轉7543、2028

問:居家檢疫有什麼注意事項?
答:

  1. 居家檢疫期間,需留在家中不外出,亦不得出境或出國,請自主詳實記錄體溫及健康狀況,及配合必要之關懷追蹤機制。檢疫期間如經查獲未依規定配合辦理,將依傳染病防治法及制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5條第2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必要時進行強制安置。
  2. 若因其他因素不便於家中進行居家檢疫而須入住旅館時,應避免日租套房。日租套房並未經過公安消防檢查、安全堪慮。民眾若發現日租套房,請洽觀光傳播局以提供檢舉獎金相關資訊。
  3. 民眾收到居家檢疫通知書後應妥善保管,若遺失應不予補發

註: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連結如下;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重要表單– 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

蛋黃果(仙桃)的營養與功效

蛋黃果(仙桃)原產古巴和北美洲熱帶,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南部。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引入,50年代廣州始有栽培。中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和福建等熱帶南亞熱帶地區有零星種植。

蛋黃果 果實球形,未熟時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其味道口感介乎於番薯和榴槤之間。種子通常1-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採收後需要後熟4-7天方可食用。

蛋黃果是熱帶水果,果肉含糖29.1-30.5%,澱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4.3mg。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十七種胺基酸,具有幫助消化、化痰、補腎、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1、補充營養

蛋黃果富含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元素和胺基酸,常食用蛋黃果能很好的起到補充營養,美容養顏的功效。

2、幫助消化

常食蛋黃果能起到促進消化,生津潤肺,開胃健食的作用。

吃蛋黃果的最佳時間

蛋黃果一般秋季食用最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