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照護據點前日因疫情關閉,照護重責落於家人,高醫提醒,規律生活與陪伴可減輕患者精神行為症狀,並提醒各地據點已重新開放,照顧者也可透過線上支持團體穩定自己身心。
重陽節將近,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依2020年衛生福利部「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27萬人,盛行率7.86%,患者大多數在家裡照顧,且不少是「老老照顧」。
高醫表示,因5、6月疫情嚴峻時失智社區據點暫時關閉,並因傳出居服員確診、有患者婉拒居服員到府協助,因此常見到失智症患者整體認知功能迅速下滑,照顧者更是常落入孤立無援的窘境。
新聞稿以76歲的楊先生為例,擔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染疫,二個月未到醫院回診、也缺少出門散步機會,不只生活日夜顛倒,還出現情緒容易失控、妄想等症狀,有時甚至會找不到家中廁所而隨地大小便。
高醫表示,回診後發現,除患者本人日常生活功能大退、血糖和血壓飆高,照顧他的太太也因缺乏喘息服務,心情焦慮緊張,且出現健忘症狀,會忘記給先生服藥、量血壓與測血糖。
高醫失智共照中心個案管理師表示,疫情已趨緩,有類似情況民眾可讓居服員陪同至醫院回診,並透過線上支持團體和居家照護技巧的分享,幫助患者與照顧者找回笑容。
高醫老年醫學科醫師謝正芳表示,失智症患者除了記憶等認知功能下降,焦慮、妄想等精神行為症狀(BPSD)更困擾照顧者,讓照護關係變得緊張。
高醫神經部醫師蔡君儀建議,除可尋求專業協助,也可透過盡量維持規律的生活秩序、在家中安排可由家人陪伴的益智或懷舊活動、遠方兒女多利用視訊陪伴,減少這些精神行為症狀的發生。蔡君儀也提醒,三高等慢性疾病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且有助於認知功能的維持。